行业信息
联系我们

协会地址:济南市槐荫区张庄路46号

电    话:0531—87065117

传    真:0531—87065117
邮    编:250021
E—mail   sdccxh363@126.com

会员大会

行业信息
1.2m*1.0m托盘即将一统天下

1.2m*1.0m托盘即将一统天下

 

    “仓库里堆满一堆堆货物,5、6个人就围着一堆货物来回搬运。货架做不高,因为全部人工搬运,上下货架效率太低、破损也严重,仓库空间资源没有完全利用起来。”
在招商路凯(大中华区)副总经理高松骥的描述中,没有托盘之前的物流领域效率低、货物受损率大、完全靠人数堆出来的物流运转,从仓储到装卸货物,再到运输,可谓乱象迭起。
    一个小托盘的巨大能量
    而当20世纪物流领域两大关键性创新之一的托盘理念传入国内,物流人眼前一亮,是的,救星来了。这个被称作移动的地面、行走的货台的小物件颠覆了整个行业。
    “作为一种实用的消耗品,托盘理念刚进入国内,很多企业都是选择自行购买的方式,纷纷采购自用托盘,规格尺寸也是各种各样。”集保物流设备(中国)有限公司销售市场副总监冯学刚向第一物流全媒体·现代物流报(微信:cn156news)记者介绍。
    仓储运作瞬间变得井然有序,货架也拔高了许多层。一人、一叉车的上下货架操作取代了原先5、6个人围着一堆货搬运的乱糟糟模式。因为机械化取代人工,货架高度不再受限制,仓储的空间利用率得到极大提升,货损下降明显。
    然而,托盘的真正能量并不仅仅停驻在单个企业,而是在贯穿上下游供应链中迸发社会效益。
    以一辆大货车装2500箱纯净水为例,带板运输前,6个搬运工装车卸车加起来至少五六个小时,现在只需要一部叉车和一个司机,半小时就搞定。据有关专家预计如果全国的托盘可以循环共用,每年至少可降低物流费用5000亿元。
    各自为政引发托盘流转不畅
    但正如冯学刚提到的情形,物流企业自行采购带来了先发展后规范、重制定轻应用的局面。作为物流基础集装单元的托盘规格不一致,带来了物流上下游相关设备标准不衔接,物流发展基础不牢固。
    冯学刚以同属20世纪物流领域关键性创新的集装箱为例,他认为全球海运市场形成标准化的集装箱规格,对于海运价格下降和效率提升功不可没。
    “想象一下,如果海运集装箱规格不一致,每一次交接都要把货物腾换一遍,将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而托盘正遭遇这种想象中的糟糕场景。“各个环节都用了托盘,但却是规格不一致,没有办法贯通整条供应链。”高松骥说的非常直白:“自己购买的托盘运出去后回不来,谁还愿意带板运输呢?”
    搬卸货物使用人力,车上车下都站着人,一个接一个地抛商品,吭哧吭哧3小时,把从仓库内叉车运出来的托盘上的商品一件件搬下来装进车箱,再用人工搬上下游企业“不一样”的托盘上。这种行话称为“死堆”的原始操作依然盛行于业内。
    托盘循环共用比例极低
    各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形成了事实上的托盘孤岛,托盘没有缺席任何一家链上企业,却唯独在运输环节成为盲点。
    带板运输的缺失到怎样的程度,从冯学刚给出的一组数字可见端倪。据悉,国内带板运输走在前列的都是大型企业,除了个别巨头企业例如雀巢拥有70%的带板运输比例外,其他巨头企业,例如联合利华、宝洁、华润等,从全国范围的平均水平看,其商品托盘循环共用比例10%都不到。
    根据业内相关专家介绍,全行业托盘循环共用比例在2%左右,与澳大利亚90%以上的循环共用比例呈现极大落差。整条供应链全程不倒盘不倒筐、货物通畅飞速流转的梦想止步。
    限制托盘循环共用的障碍
    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托盘循环共用发展滞缓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上述内容所说的托盘标准不一致。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单元化的滞后让循环共用变得异常艰难。
    ●其次,企业统一标准化托盘的内动力不足。托盘作为基础性物流设施,影响着配套的相关设施设备。一旦更换托盘标准,相关的包装、货架、车辆、生产线、叉车等也需随之标准化。高松骥也直言,企业初期参与托盘标准化的成本投入蛮大的。
    ●第三,带板运输带来的车箱空间资源损失导致运输方参与意愿不大。高松骥向记者介绍,原先装卸货5、6个小时,带板运输后用叉车装卸货只需半个小时,司机可以多开两三趟,应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现在的情况却是,运输方宁愿多花5个小时去“死堆”也不愿意带板运输。冯学刚表示,中国市场与国外市场不同,一方面超载等违规操作的违法成本较低,另一方面运输环节招标时价格打压很严重,中标企业的运输利润极低,再加上过路费的巨大压力,为了降低成本,自然是不愿意带板运输浪费车箱空间的。
    ●供应链上企业之间因为循环共用产生的费用比例划分也会出现扯皮。冯学刚认为企业间合作信任程度还不够,循环共用节省的成本分配就无法协商一致。高松骥则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当供应链上出现盈利企业和亏损企业时,托盘循环共用的费用划分又会产生异变。
    ●下游传统订单模式也影响着托盘循环共用。他举例,某些连锁零售企业并非按照门店需求逐单申报商品需求量,而是将所有门店的需求整合后报一个需求总量。这样配送至门店时,必须根据每家门店需求的商品量卸货拆箱,很浪费时间。
    1.2m*1.0m将在全国逐步覆盖
    政策支持1.2m*1.0m:
    从上述情况可以发现,托盘上面连着叉车、车箱、货架,下面连着周转箱、包装箱,是类似于电源插座、水龙头的接口标准,想要逐步推广托盘循环共用,托盘标准化是必要基础。而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工成本飞速增长,物流领域信息化自动化得到广泛应用,国外企业带入先进模式和成熟经验的当下,托盘循环共用的时机成熟了。
    这时候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哪种规格的标准适合一统天下呢?
    托盘界泰斗、亚洲托盘系统联盟副会长吴清一认为,任何国家制定托盘标准都出于两方面依据:第一方面是考虑托盘集装单元能够顺利装入运载设备并且有较高的容积利用率,卡车和铁路货车车厢、集装箱等内宽是确定托盘集装单元尺寸的约束条件。第二方面依据是包装模数。
    记者了解到,我国托盘国标《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只有1.2m*1.0m和1.1m*1.1m两种规格,其中1.2m*1.0m标准是优先标准。而商务部协同相关部门推动GB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修订,其中将车宽修改为2.55m,这正好摆放两个1.2m*1.0m的托盘;此外,今年商务部还将《联运通用平托盘性能要求和试用选择》和《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符合600mm*400mm模数的系列标准纳入物流标准化试点范围,这也契合1.2m*1.0m的托盘标准,形成了包装与托盘衔接互动的局面。从这一方面看政府方面的倾向性已经非常明显,支持托盘国标中优先发展的1.2m*1.0m托盘一统天下。
    实际情况对1.2m*1.0m有利:
    除了政策引导方面的原因,1.2m*1.0m规格的托盘从现实角度讲也具有覆盖全国的优势。
    首先,托盘领域中占比最高,冯学刚表示,目前全国托盘保有总量大致在10亿左右,其中标准化的托盘占据25%左右,1.2m*1.0m的托盘超过半数,大致占总保有量的14%-15%。
    其次,从中物联托盘委了解情况,国际上托盘的主流尺寸是1.2m*1.0m,能够与欧标等国际标准对接。
    再者,使用托盘最频繁的流通类行业,尤其是快消品企业中,宝洁、联合利华、华润等国际巨头企业都已经统一采用这个标准的托盘了。而整个快消品行业中超过70%的比例都选择了该标准。
    最后,从码垛、载荷、运输、车辆匹配等综合方面看,1.2m*1.0m的托盘性价比最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一统天下并非指所有行业。”高松骥提醒,“一般来说,托盘的使用范围主要在快消品、农副产品、药品、冷链等大多数行业领域,基于其本身周转频率快、小规格包装的特点,未来托盘标准会相对统一。但石化、大家电等个别行业托盘比例是有差异的,在这些领域统一标准没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政策、成本、租赁模式助推托盘标准化
    “今年,托盘循环共用比例或会有较大的提升。”高松骥向记者这般预测到。
    这样的言论自然不是空穴来风,高松骥透露,近年来政府各部门对物流标准化十分重视,接连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引导物流企业做好标准化工作。
    为促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补物流发展短板,2014年以来,商务部会同国标委联合开展了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从标准托盘(1.2m*1.0m)切入,带动提高物流上下游设施设备标准化和服务标准化水平,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两批共170家重点推进企业(含平台)和20家重点推进协会,指导开展标准化相关工作。
    同时,财政部、商务部、国家标准委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先后确定了北上广等14个城市作为物流标准化试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也提到,2016年还将继续扩大试点地区跟范围。商务部将继续推广包括标准托盘、物流包装等标准物流设施设备的应用,研究建立以标准托盘应用为核心的商贸物流标准体系。
    除此之外,高松骥补充道,成本将成为企业未来加入托盘循环共用体系的最大动力。“托盘标准化投入与人力成本之间会有一个平衡点,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两者成本可以抵消时就是临界点。现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当高到超越托盘投入成本时,就会有越来越多企业愿意加入托盘标准化。现在临界点在150公里,超越150公里因为过路费等成本压力,很大的可能就为了充分利用车箱空间不使用托盘。未来随着人工装卸成本的持续增长,这个临界点也会随之增长。”
    冯学刚则向记者介绍,租赁的创新模式也在推动着企业托盘标准化,快消品行业受促销等因素影响,波峰波谷现象严重,使用租赁的方式能减少非核心领域固定资产投入,提高企业资产配置效率。
    圆通速递CEO相峰曾说,上市后,就要拼标准化了。一家有国际野心的企业看到了物流的未来,而处于政府推广物流标准化的当下,物流企业从现在开始改变,还为时不晚。

会员之家 行业信息 协会动态 供求信息 仓储评审 信用评价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山东省仓储与配送协会 鲁ICP备12005525号-2